商业银行现状比较分析
商业银行现状比较分析
在后WTO时代里,中国各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在金融业中,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中国的金融改革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外资商业银行对中国市场觊觎已久,它们凭借其各方面的优势,有战略的进入中国市场。而中资商业银行由于长期以来体制和环境的制约,造成了许多问题。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中资银行该怎样处理、如何制定战略,是中资商业银行的紧迫任务。
一、外资商业银行的优势及其进入战略
1、外资商业银行的优势表现
外资商业银行进入中国,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它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体制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跨国服务网络等优势上。外资银行可以凭借这些优势和雄厚的实力、良好的市场形象赢得大批优质客户,优质客户的转移将意味着利润的转移,这对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国银行业将造成强烈的冲击。而它们对中资商业银行的冲击让中国银行业颇为头疼。
外资银行具有以下明显的竞争优势:
(1)体制优势
外资银行在体制上的优势是以利润为中心,遵循国际惯例,基本上不受政府干预,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外资银行都是按市场机制建立的商业银行,其运作基本上不受政府干预,十分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而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行政色彩还较浓厚,还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它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短期内仍将无法摆脱政府干预。外资银行无历史包袱,不良资产占比不高,筹资能力较强,尤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成本较低。外资银行有海外联行网络优势,不仅有利于提高结算效率,扩大其资产业务,对其发展客户十分有利。外资银行有资产运用优势,享受优惠的准备金率、备付金率,不承担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任务等。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往往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证券、保险于一身,与严格分业经营的中资银行相比,能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业务要求,从而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巩固和发展优质客户。
(2)经营机制和科技上的优势
外资银行拥有完善的内控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组织结构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其资产质量优良,软硬件设备先进,提供的产品科技化程度高。
(3)中间业务方面的优势
加入WTO,外资银行先争夺的是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信息咨询、理财等批发业务,进出口企业是主要争夺对象。中间业务具有表外性、服务性、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等特点。外资银行将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来争夺中间业务,在这方面中资银行的竞争力明显很弱。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业务已占我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目前,外资银行在其已开展的一些中间业务如国际结算等方面显露出强劲的竞争力,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已达到40%左右。外资银行在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新兴银行业务方面也占有优势。
(4)环境优势
我国内紧外松的金融管理政策,造成了对内歧视、对外优惠的不公平竞争环境,使中资银行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而外资银行在不少领域享受了超国民待遇。比如,在税收方面,中资银行执行的所得税率是55%~60%,而外资银行只有15%~30%;在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可经营外币投资业务,而中资银行则严禁涉及;外资银行的业务品种利率确定有一定自由,而中资银行必须严格遵守央行利率规定。
(5)
抢夺优质客户的优势
具体而言,跨国企业、三资企业、中国的外向型企业、大型集团公司以及高新科技企业是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中国加入WTO以后,160多家外资银行在华机构中的绝大多数,其客户对象主要是三资企业,而且主要是外资银行所在国或地区的对华投资和跨国公司,大致比例为50-60%;中国国内的企业只占10-20%。目前,它们的竞争对象已逐步向国内优质客户扩展。而目前中国银行业60%的利润来自于10%的优质客户。
2、外资银行进入的战略分析
从近期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外资银行在参股中资银行、经营地域扩张及本土化方面的走向最值得关注。进行总结分析并参考一些资料,预计外资银行在今年的进入步骤和战略将呈以下几点特征。
(1)参股中资银行
今后一个时期,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相对于前一时期会有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参股将更为谨慎,目标参股银行有所过渡,持股比例趋于提高。
首先,已经参股中资银行的外资银行日后对参股其他银行将更加谨慎,甚至会停止进一步的参股。由于外资银行在与中资银行订立参股协议时,往往都包含了"排他性"的条款,因此,已经参股中资银行的外资银行,如果想参股其他中资银行,不但会受到已有股权合作协议的约束,也会由于不同的参股目标银行的同业竞争性给自己的战略带来矛盾和抵触的情况。汇丰银行在参股了上海银行和交通银行之后,已经宣布不再参股其他的国内银行,就是出于上述原因。
第二,参股对象的规模和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参股途径和参股目标都趋于多元化。外资银行前一时期的参股大多是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目标的,随着近期四大国有银行改革的全面启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逐步成为外资银行的参股目标,许多国际大银行开始和改制中的国有商业银行频频接触,预计将有一些国际大银行会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并持股。
参股的途径趋于多元化是指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机制的实施以及中国商业银行上市进程的加速为外资银行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并购提供了可能。另外外资参股对象也由商业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扩展,形成参股目标的多元化,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中国对于混业经营的限制,从而在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
第三,外资持股比例趋于提高,对被参股银行的影响力逐渐深化。持股比例提高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外资希望在中资银行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在参股中资银行的问题上,外资银行所考虑的不仅是股权比例,还包括是否在商业运作有可取之处,是否与其自身的发展计划和商业利益相符。
从中长期来看,大型跨国银行不太可能满足于仅仅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持有被参股银行的少数股份,而是会尽力争取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即使暂时无法实现控股,外资银行也会通过派驻董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等方式对被参股银行施加更大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为其在华整体战略目标服务。这也是外资银行不断挑战参股上限的战略考虑。
(2)地域扩张
首先,发达地区和发达城市仍是外资银行的重点目标市场,以京沪深为中心的三大经济区域定位逐渐有所区分。目前,外资银行分别以京、沪、深为中心向周围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辐射之势。上海、北京和深圳在成为外资银行重点经营区域的同时,其定位也将逐渐有所区分。
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使其成为外资银行最为集中的城市和众多外资银行在华总部所在地,也是外资银行金融创新产品或经营模式的试用地,因此上海将成为众多外资银行在华旗舰网点的所在地。
北京作为经济调控中心和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心,在2004年底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人民币业务之后,将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来京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外资银行在北京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深圳凭借其雄厚的金融基础以及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成为港资银行进军内地的桥头堡,在CEPA及其后续协议的推动下,深圳外资银行在规模和赢利增长方面都将实现有力的增长。
其次,外资银行将在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加快进入东北和西部地区。
(3)本土化进程
近年来,外资银行不断通过调整在华发展战略来促进经营的本地化,尽快实现人才、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与本土文化相契合。随着市场的拓展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外资银行今后必将加快推进自身的本土化进程,这个进程将主要通过与中资银行开展合作、人才本土化和金融创新的本土化来完成。
第一,继续大力推动与中资银行的合作。中资银行在长期经营中积累形成的相对广泛的分支机构网络、雄厚的客户基础和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了解,使得中资银行相对于外资银行来说有独特的优势。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许多业务的顺利开展也需要取得中资银行的支持,因此与中资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外资银行本土化经营的重要基础。
第二,人才的本土化是经营本土化的前提。外资银行不但在招聘一般员工时以本地人力资源为主,在高层中也开始积极聘用国内高级管理人才和金融专业人才。这些高级人才往往在具有国际视野的同时又熟悉国内金融市场,在业内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对外资银行开发内地市场和争夺客户资源均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起用本地金融人才已成为外资银行快捷有效且成本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本土化途径,许多外资银行已开始大力推行人才的本地化,例如汇丰银行中有95%的员工来自于内地招聘。
第三,将自身优势与本地客户的需求相结合进行金融创新的本土化。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在分析国内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产品创新。比如外资银行面向中、外籍个人客户推出的保本外汇理财产品在充分考虑了内地百姓的理财需求后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结合内地企业客户的需求,先于中资银行为其提供保理服务和现金管理服务等。这些本土化的金融创新既贴合了本地客户的需求,又突出了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成为外资银行在内地市场制胜的重要法宝。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进程与现状
1、我国银行发展进程
中国的金融机构历史悠久,而银行却是众多金融机构中的后起者。对于中国来说,是先有外资银行,以后才有中国本国的银行的。
中国原有的金融机构很多,例如钱庄、银号、票号、账局等,但是他们一直都安于现状,没有一家自己改组、演变成为银行的。直到1896年,由督办铁路公司事务盛宣怀奏准创办银行。次年5月,成立了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力行"用人办事,悉以汇丰为准"的原则,完全以汇丰银行为楷模,模仿汇丰的制度、规范。所以说,中国银行业一开始就是模仿西方银行体制,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这样,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产生了。它比英国的英格兰银行要晚足足二百多年。
到1905年,户部银行成立,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1912年大清银行经清理后改组为中国银行。1907年建立了交通银行。此外,信成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等纯粹私人资本银行也相继成立。
到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银行业才有了个发展的契机。这段时间内,中国银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银行密集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和远东的金融中心。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银行作用没有被重视和发挥,而这一段时间正是西方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银行业与西方银行业的差距扩大。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体制的建立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首先提出并打开银行体制改革序幕的是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中国原有的各项制度包括原有的金融体制都不适应发展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又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体。中国银行业改革是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经历了长期的、阶段性的演变过程。中国银行体制改革也就是为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新型的银行体制而努力的。
从二十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至今,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历了20多年不间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银行业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正式起步,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1984年至1994年的国家专业银行阶段。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惟一的金融机构。1984年,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从人民银行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加上原来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原来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及1979年恢复的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家银行成为国家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则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形成了各司其职的中国二元银行体制。这一阶段,尽管国家专业银行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银行运用信贷资金的权力非常有限,在信贷计划"笼子"内不能越雷池一步。可不管怎样,这一阶段的改革还是宣告了几十年的"大一统"银行体制的结束,二元银行体制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基本制度框架,并延续至今。
然后是1994年至2003年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1994年,国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分离。1995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国家专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地位,明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但这次改革的初期,由于整个国家处于转轨阶段,仍存在政府对银行的干预问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很难真正做到自主经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经济金融稳定,当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措施。一是进行财务重组。1998年,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资本金,使四家银行资本充足率按1996年标准达到4%;1999年,将1.4万亿元资产(其中9800亿元为四家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二是改善内部管理。四家银行进一步强化统一法人体制,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国家正式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将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纳入对四家银行管理者的考核,实现了由行政评价向经济评价的转变。同时,较大规模地精简了机构和人员。三是强化外部监管。为适应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成立了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分离了人民银行对证券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能,人民银行专司对银行业的监管,集中精力监管银行风险。通过上述改革,加之四家银行内部也进行了多项改革,许多先进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四家银行经营绩效考核和风险内控机制得以初步建立。
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阶段。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从当时算起再经过5年的过渡期,外资银行将大步进入中国市场,中资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在同一环境下开展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依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如不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将难以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可以说,加入世贸组织预示了进一步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紧迫性。2002年,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的方向是按现代金融企业的属性进行股份制改造。这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于12月30日通过汇金公司注资450亿美元。这为两家试点银行股份制改革提供了可能性。2004年,两家试点银行大规模的财务重组和公司治理改革全面展开,银行业改革开始进入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阶段。
20多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主要还是以治标为主,兼顾治本,总体上治本不足。2003年开始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试点,其核心就是要将银行业改革由治标为主转移到以治本为主上来,通过标本兼治使之真正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多元化代表了中国银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的股权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外资股权和民营股权发展迅速。股权多元化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和改革的动力,有利于完善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当代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以2004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触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会越来越多,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中国商业银行如果通过本次改革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中国银行业来说不仅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跨越,对整个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也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资产管理公司、112家城市商业银行、182家外资银行营业机构、209家外资银行代表处、731家城市信用社、35544家农村信用社、3家农村商业银行、52家信托投资公司、74家财务公司、12家金融租赁公司和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截至2004年6月底,我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约26.5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85%。
在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家银行资产约占全部银行业资产的60%,在国有重点企业贷款中,四家银行份额约占80%;在国有重点建设贷款中,四家银行份额约占70%。长期以来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支持了大量国家重点经济建设项目;二是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实施;三是促进了社会结构转型、体制创新和经济发展,承担了部分社会转轨成本;四是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全面发展。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新型银行,也是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凭借体制和机制的优势,股份制商业银行高速发展,成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同时,在打破金融垄断、促进市场竞争、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它们积蓄和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资本充足率稳步提高,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近年来迅速占领市场,不断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在内部控制和管理技术等方面也大胆实践。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不断弱化了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程度,优化了金融市场结构,促进了金融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招商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已处于亚洲银行业的中等水平。截至2004年底,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46972.12亿元,比年初增加7171.94亿元,增幅为18.02%,在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占比也由2003年的13.8%上升到2004年的14.86%。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外资银行目前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04年10月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包括外国银行分行163家、其下设支行16家,独/合资银行及财务公司14家、其下设分支机构11家)。此外,外资银行类机构在我国还设立了223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55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4%),约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8%,外汇贷款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总额的18%左右。其贷款总余额已达2674.16亿元人民币,而它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3%。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比较分析
1、中资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中资商业银行就其本身来说就存在很多问题,与外资银行对比更显得落后。中资商业银行面临经济全球化,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带来的风险和冲击。在面临外资银行进入的时候,银行的改革成为拯救中国银行业,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利器。而研究中资商业银行改革之前,要先分析出它存在的问题和症结。以下是对不同性质的中资商业银行进行的分析。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当前存在的问题:
(1)资本充足率较低,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仅为4.61%。国家注资450亿美元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16.50%和14.14%,但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低于8%的国际标准。资本充足率偏低,反映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和资本金补充不相匹配,使其经营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约为55%,而国际性大银行的这一比重一般为58%-80%。但从资产质量看,国际大银行无疑比国有商业银行要好得多,然而其风险资产比率却远远高过国有商业银行。
(2)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较差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累计下降3402亿元,比例下降13个百分点。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处较高水平。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约为20%。大量不良贷款给国有银行带来沉重包袱,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不良资产庞大,呆坏账率高。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占国内金融机构总资产的65%以上,其不良资产高达1.7万亿元。国内有关专家估计,中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至少为25%。盈利能力弱,资产回报率低。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报率远低于全球1000家大银行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大银行平均水平。
(3)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弱
银行创新能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收入的绝大部分仍来自利差收入,业务品种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还受到许多制约。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金融业务向现代金融业务的转变还需一个较长过程。
(4)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但普遍缺乏一套完善的内控和风险防范体系,对银行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众多风险既缺乏预警也缺少化解风险的能力。
(5)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体制下政府主导型的银行体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并由此导致经营者目标多重化的治理结构缺陷。1994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逐渐转移到政策性银行,地方政府对银行资金投向的直接干预也逐步减少。尽管如此,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仍存在政策化倾向。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的问题包括:风险管理办法需要完善,应当全面落实5级贷款分类管理办法;需要从制度上根本改变商业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界限模糊的问题;产品利润结构单一,大量利润来自传统的存贷业务;经营中过分强调规避风险,无法实现赢利性与风险性的齐头并举;营运成本过高、人员包袱重等。
在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人力配置上,员工总量过剩,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机构设置上,中国银行业长期按行政管理办法设置内部机构,各部门权力大,各自为政,使得决策层次增多,业务流程复杂,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在费用开支上,目前中国几家主要银行的费用开支(包括人员费用和业务费用)主要采取计划体制下的指标管理形式,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对各银行按上一年的基数确定新一年度的费用总额,然后再层层分解到分支机构。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控制费用开支的过快增长,但也缺乏弹性,并不能随银行经营状况而自动作出调整,对银行的经营业绩影响较大。在经营方针上,长期以来,国家银行一直是贯彻国家金融政策、对金融实施直接调控的主要工具,政策性贷款成了国家银行的主要业务
(6)产权结构单一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单一问题最为突出。国有独资银行归国家所有,没有一个明确机构来行使所有者权利和责任,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现象,使银行的经营既缺乏风险约束又缺乏所有者约束,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低效率。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质量问题。
资产质量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信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内控制度不健全,也造成了不良资产上升。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财政政策的影响,呆帐准备金的数量规模小,以致不良贷款随着时间因素而逐渐累积增加。在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比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一点,但是其质量的绝对水平还是很差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2)不平等竞争问题。
一些政府部门歧视中小银行的错误做法。比如,政府部门发出要求,企业必须到四大国有银行开户,助学贷款的利息补贴只给一家国有银行等等,这些因素使中小银行面临比国有银行更多的困难。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都属于中小银行,面对政府的一些歧视性做法时,只有无奈。
(3)业务结构单一,制约了收入和盈利能力的增长。
1993年以来,中国实行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原则,这种体制原则尽管在降低银行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限制了银行经营范围与领域的拓展,使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比较单一,业务收入和利润仅来源于利差收入,这与业务经营综合化全能化,从而业务收入结构多元化的国外银行相比较,一方面收入的增长较为缓慢,盈利能力不高;另一方面,导致了风险的集中,增大了经营风险的压力。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在传统业务量的积累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其盈利是不很乐观的。它们更迫切需要其他不同的业务来增加盈利点,以取得更大的发展。
(4)银行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股份制商业银行历史较短,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处于成长时期,经营管理体制和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的成熟尚需时日。同时,市场拓展能力和对公营销市场导入能力的提高客户群体稳定性的巩固;内部激励机制的持续性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2、中资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加入WTO后,中资商业银行由于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面临着外资商业银行的巨大压力,对中资商业银行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1)
中资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发展变化的挑战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新技术革命和国际资本重组趋势的加强,进一步加快了金融全球化发展和金融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不断涌现的世界银行业兼并、重组浪潮,尤其是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消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限制,对世界银行业的发展和金融业重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银行业务综合化、全能化,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和组织体系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网络经济"的兴起和"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不仅使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正在发生全面的变化,而且出现了一些以网上银行为代表的新型银行,商业银行经营智能化、经营方式网络化、机构网点虚拟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中资商业银行需要应对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发展的种种变化的挑战。
(2)
中资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内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挑战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运行格局的变化、通货紧缩现象的蔓延及其引致的社会平均利润率降低,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盈利空间趋于缩小;同时,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竞争范围和方式的扩展以及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进一步加大了商业银行发展的压力。
金融同业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增大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不确定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中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将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金融社会之中,外资银行在国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资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金融同业的竞争,而且要与在服务技术、管理水平和金融创新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外资银行进行竞争。从而,经营与发展的不确定性将进步增大。
(3)中资商业银行面临着在真正树立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上的挑战
中资商业银行要建立以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价值,引导和约束经营行为。中资商业银行必须把工作重点从追求市场份额和即期效益,转移到创造价值上来。这就要求中资商业银行必须推行全面财务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按照集约化经营原则,以客户为中心重组银行业务,逐步实现业务垂直化管理。
(4)
中资商业银行面临着避免业务大量流失的挑战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将进一步扩大。从整体上说,中国加入WTO五年以后,外资银行将占有20%左右的银行业市场份额,十年以后,更有可能占有至少1/3的银行业市场份额。目前外资银行在金融服务领域和金融服务手段两方面优于国内银行。其一、外资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增加利润来源。其二、外资银行具有丰富的金融服务经验,它们在项目融资、银团贷款、基金管理、金融租赁、投资组合等新兴金融服务领域对中资银行占有优势,将对中资银行新兴业务的造成冲击。外资银行由于网络的限制,短期内难以大量抢走内地银行的客户。但由于外资银行信誉卓著、服务素质较高,且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新业务工具,因而可能抢走一批优秀客户。
四、人才是现代银行竞争取胜的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人们无法解释经济增长中的三个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收入比率在持续下降;二是国民收入的增长要比资源消耗快得多;三是二战后工人工资的大幅增长,高工资从何而来?直到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其所著的《论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令人困惑已久的三个"谜",才得以告白天下。舒尔茨指出:传统经济学以偏概全,只考虑到了物质资本,而排除了人力资本,实际上人力资本要比物质资本的增长快得多,如果把无形资本加到有形资本上去,资本-收入比率就会随经济发展上升;人的生产能力得到长足改进,且比资源消耗对国民收入的贡献要大得多;战后工人的高工资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非企业主大发慈悲,而是来源于人们对自身的投资,从而使素质提高,劳动率改进。舒尔茨认为在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投资是对人的投资,"投资于人,比投资于机器、厂房等物质资本,收益高得多,同时人力资本投资既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社会"。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使西方发达国家牢固树立起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产"的理念,并引起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潮。
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向知识和科技的竞争,作为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承载者"--人才则成为现代企业的黄金资源,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演变为人才之间竞争。对于科技、知识、智力高密集的现代银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可以说,谁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谁善于使用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金融竞争中赢得优势,抢得先机。
正是因为人才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国外许多银行把人才作为无形资产和财富,同时把人才作为资产来经营,在这一点上我国的银行业与国外银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我们看到了人力资源尤其人才在银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但并没有从关系银行生死存亡的高度去审视人力资源尤其人才的重要性、关键性。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中,没有记录人力资源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没有将其作为重要的资产来经营,甚至在个别管理者的潜意识中还存在着"缺了你,地球照样转"的想法。因此,面对严酷的竞争形势和外资银行全方位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提高对"人力资源是第一资产"和"人才是现代银行未来竞争取胜的关键"的认识,在行动上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步伐。
现在,在商业银行的各种竞争因素中,有一个因素经常被人们提起,那就是人的因素。无论是技术层面的竞争还是制度面的争夺,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是靠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作用;资产质量的提高是靠风险控制高手;资本金与盈利能力水平的提高靠资本运作高手;科技水平的提高要靠计算机网络高手等等。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它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来自于它的规模,也不来自于它的筹资方式,而是来自于它能否聚合一批银行家,并建立起把分散在单个银行家头脑中的智慧形成组织能力的机制。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与世界上较优秀的银行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整套建立在国有产权制度基础上的管理体制和组织资源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优秀银行家的产生,也难以为银行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提供足够大的舞台。
根据WTO相关协议的规定,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在指定地区享受与中国国内银行相同的国民待遇。在面对面的竞争当中,中国银行业界一致认为,优秀的金融人才将是中外银行正面交锋的焦点。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外资银行瞄准的国内人才一不是柜台营业人员,更不是银行行长等官员,而是通晓国内金融政策和法律,具有客户资源的高级客户经理。外资银行会从我国银行的机构里争夺一些人才,而这些人才往往都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有丰富客户资源的人员、还有一些IT技术人员,这些都是他们争夺的重点。我国银行业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样才能来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